信息快速流通下的信任危机,将会是一个系列,拆分来写,是为了篇幅不要太长,以至于不会让人没耐心看下去。这次讲信息快速流通下的身份方面的问题。
关系称呼:
首先是关系称呼。(其实在非快速流通信息的社会,也是存在这种情况,只不过时间的快慢,决定信息真实性的对称性和验证,以后会返回来讲)。
下面来举例一个例子:
甲的朋友告诉他被车撞了,需要一笔钱。
甲:我的朋友被车撞了,需要一笔钱。
乙(甲的朋友):我的朋友被车撞了,需要一笔钱。
丙(乙的朋友):我的朋友被车撞了,需要一笔钱。
也可能是:乙丙丁说的是:我的朋友的朋友被车撞了,需要一笔钱。
再举一个例子
甲的一个好哥们有急事需要一笔钱。
甲:我哥出了紧急事情需要一笔钱。
乙(甲的结拜兄弟):我哥出了紧急事情需要一笔钱。
丙(乙的好兄弟):我哥出了紧急事情需要一笔钱。
张冠李戴
不知道你们可否记得,如果一些信息加上什么央视或者一些权威的机构名称,这条信息肯定会被更多人的信任和转发。但是,这些快速流通的信息里,很多捏造出来的信息,被戴上权威名义,或者是修改真新闻里的部分信息来缔造的。容易被人信以为真。这类不需要举例,大家看得多了。但是其实这种也是最好证实的,去查询官方报道就知道了。
所谓公知
很多公知,昧着良心,捏造起了很多假新闻假消息。而因为他们的“大众名气”,很多人会看到,然后从他们的“身份”,很多人还是会选择相信的。这些我就懒得举例了,因为也是数不甚数。但是这种“公知危害”也是快速流通信息里,难以避免的。
利益媒体
也有的是不良媒体,为了某些利益,不惜一切代价扭曲事实。这些事情也是时有发生。而又因为是媒体,我们更容易轻信。
相对权威
这一点就很难去避免,我们肯定有自己心目中所觉得的“权威”人士,所以这一点上,如果他们的信息不真实,我们就比较容易被蒙蔽。
总结:其实,不需要大家每一条信息都去求真伪,但是,你并不清楚真假的时候,转发的时候,可否带上疑问?或者至少不要那么肯定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的,让看的人(看以上理论)也觉得是真的呢?而为什么你就坚信,别人说的都是真的呢?不过这也是个事情,也许就是真的呢?后期会深入探讨这个话题。
信息快速流通下,我们获取信息更容易,信息层面更广,但是,它是把双刃剑。切记~!